查看原文
其他

台式青春片的财富密码

X圣治 导演帮 2022-03-18


时间进入21世纪,大陆和台湾地区都出产了许多青春片,其中台湾起步较早,发展也较为成熟。台式青春片对大陆电影的影响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演员输送与文本创作这两个方面。演员方面,近些年大批台湾演员进入到大陆青春片中,比如《你的婚礼》中的许光汉,《匆匆那年》中的彭于晏,《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赵又廷,《小小的愿望》中的王大陆等等。他们都是在台湾地区演火了一部青春电影而被大陆资本注意到,从而挖掘过来进行合作。就像许光汉之于《想见你》,王大陆之于《我的少女时代》。他们的青春形象已经被海峡两岸共同认可。



至于文本创作方面,大陆电影借鉴得更多了,《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火了之后,以它为模板的青春片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甚至一直被台湾地区学习的日本都在2018年翻拍了一部同名电影。台湾与大陆的相互融合,扬长避短,才是正常的发展方式。


台式青春片的特点


中国台湾的青春片在过去的二十几年经历了几次题材和类型的转变,从小众题材变成了如今台湾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商业类型片。台式青春片有很多显著的特点,它们叙事简单,情节清淡。同时有亚热带那种炎热与潮湿的感觉,这些都与青春的躁动不谋而合。与大陆强情节的青春片相比,台式青春片基本没有堕胎、撕逼、车祸等俗套桥段,甚至连亲吻都是淡淡带过。有的只是细节的铺陈和娓娓道来的情绪,以及独属于少男少女在恋爱时候的小心思。


《蓝色大门》


正是因为这种“小”,使得台式青春片大火之后,观众一想到台湾,都会不自觉地与“小清新”、“小确幸”这种词联结起来,也引得大陆的青春片纷纷效仿。但是,两岸社会生活的细微差别却让这种“小清新”在大陆电影中呈现出水土不服的观感。那么台式青春片有哪些“遗产”还在被大陆电影学习效仿?


疯狂的机车环岛旅行、温暖的咖啡店、在台风中摇曳的椰子树。不得不说,台湾这个亚热带小岛在青春电影的拍摄上,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海、漫长的夏季、充足的阳光。这些意象都是青春片必不可少的东西,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这种北方电影,回忆起青春也会说“那时候好像永远是夏天”。所以说夏天是青春片的标配,湿热的天气每时每刻都在隐喻着躁动的青春。



曾经有评论说过,“台式青春片的成功,在于把所有看似离题万里的青春碎片,在结尾捏合到一起,给观众的心头重重一击,引爆对逝去的美好岁月的缅怀之情。”这种模式最经典的应用范例就是2011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片尾沈佳宜的婚礼上那一段回忆大混剪可以说让全体华人观众一起回到了荒唐又美好的青春岁月。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与那些年他们拍的偶像剧正好相反,台式青春片一切的情感与情节都是淡淡的,几乎没有煽情与狗血,就像《蓝色大门》里那句著名的台词“明明什么事都还没做,夏天就要过去了”。虽然这些电影的剧情如“清汤寡水”一般,但是剧本都很扎实,一字一句、铺排伏笔并不是随便写出来的,可谓“简单却不简陋”。同样是戏剧冲突不强,但是台式青春片与80年代的“台湾新电影”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台式青春片还是在追求某种戏剧冲突,虽然微弱,但是每一部都还是要有。比如《蓝色大门》里的同性情节,《九降风》里的残酷青春等。其戏剧主线贯穿全片,并没有像有些“新电影”那样,完全把叙事交给情绪。而且台式青春片也很少使用固定机位长镜头这种写实性很强的镜头语言,说明此类电影的创作者还是很想通过故事与观众进行交流的。


《九降风》


台式青春片的叙事套路与90年代末期崛起的日本青春电影也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岩井俊二,他当年拍摄的《情书》《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等片几乎重新定义了东亚青春片的拍法。岩井俊二这些早期所谓的“纯爱电影”情节性也不强,着重描绘环境风物和男女间细腻的情感,尤其是暗恋。《情书》被豆瓣网友评为“暗恋的极致”。后来的电影《花与爱丽丝》同样记叙了一段似有似无的校园爱情,这些桥段,和日后的台式青春片有很多相似之处。


《花与爱丽丝》

  

大陆青春片现状


但是这些套路却不适用于大陆青春片。在前几年,青春片不加入堕胎情节都拍不下去,有人甚至为此调侃《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堕胎三部曲”。这些狗血情节不仅严重脱离现实,而且毫无新意。反过来说,寡淡叙事的青春电影在国内也并不受欢迎,前有《山楂树之恋》的反响平平,后有岩井俊二特意来中国拍摄的延续《情书》风格的《你好,之华》,票房口碑都不理想。即便前者有彼时刚执导了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国师”张艺谋坐镇,后者请到了陈可辛、周迅等人加盟,也无济于事。


《你好,之华》


大陆青春片在21世纪10年代呈现出了井喷状态,但从结果来看,却没有发生“量变产生质变”的效果。其中有很多现实性的因素。


比如,中国禁止未成年学生早恋,所以很多国产青春片都将中学早恋情节处理成友情,或者直接含糊其辞带过去,刘杰导演的《青春派》算是浅尝辄止地点了一笔。而台式青春片没有相关顾忌,可以对所谓的“早恋”不遮掩地做出描绘,这会让观者有更直观的感受。而且在台湾青春片里,同性、社会活动等元素也毫不避讳。反观大陆青春片,恋爱的戏码大多放在上大学之后,来规避掉审查问题。中国电影也很喜欢“做加法”,这一点在青春片中尤甚。就像上文中提到的车祸、堕胎、绝症等等,有些是来自过往韩剧和台剧的“光荣传统”,但是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电影却正好与之相反,没有这么多重口味的狗血元素填充其间。放眼大部分国产青春片,在描写青春校园生活的同时,都会加入社会生活的对比。比如《最好的我们》和《致青春》中痛彻心扉的前后对比。其中最常见的表达就是校园生活的美好与社会生活的阴郁,以及在爱情、友情、亲情尽数破碎之后,对无奈又残酷的现实的控诉。


被网友调侃的“堕胎三部曲”


一直沉湎于过去,不愿意勇敢面对未来人生,这无疑是一种“巨婴”的表现。很多国产青春片里的主人公总是希望被家庭和校园这些无形的保护罩保护着,却不愿意自己去承担风雨。虽然在《那些年》《我的少女时代》等台片也是如此叙事策略,但是对于长大后的氛围描绘绝不是“绝望式”的,而是就像描绘学生时代“淡淡的情感”一样,长大后的剧情也带着一股“淡淡的励志”与往日和解。或许这才是我们每个成年人即使前路艰难也要生活下去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青春片里面塞满了各种博人眼球的元素,但是青春本就是简单纯粹的。大陆青春片在前几年学习台式青春片的过程中,还是不愿意像后者那样只做“简单纯粹”的青春电影。最近几年的青春片市场虽然新片层出不穷,但是创作者们的表现手法还是过于单一。大陆青春片一窝蜂地追求情节的狗血与泛娱乐化,堆砌流量明星来吸引粉丝群体。如果不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国产青春片的未来会越来越窄。



-FIN-

往期精选

25  June  202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